本报
见报第3天,渭南市减负办向本报致函,提出了该市对农机收费问题的整改办法,大意是要求各县(市、区)减负办、纠风办、农机管理部门就农机收费问题作一次调查,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预防和整改措施。整改完毕后,如再出现加重农民负担、乱收费的问题,将对相关部门和负有领导责任的人依据有关政策,从严查处。
半年多时间过去了,渭南市农用三轮车乱收费问题有没有得到彻底治理?近日,记者在渭南,随机采访了一些农用三轮车主,从采访情况看,乱收费问题依然存在。
车过蒲城县一条街道时,见路旁停着几辆三轮车,记者走上前去与车主攀谈。王师傅告诉记者,他是今年元月1日去县上交通部门交的费,对方收了200元公路运输管理费和360元养路费,运管所还给工商部门代收了120元的个体工商管理费。另外,县农机管理站还强行让他办两个人(包括副驾驶)的保险,给保险公司交费413元。另一三轮车主李师傅在一旁插话道:“除了各种收费,县农机监理站还经常上路乱罚款,只要发现拉人,张口就要200元,如果不要票,可优惠到50元。”
白水县三轮车主张师傅告诉记者,他今年元月初给交通部门交了300元养路费,200元运管费。工商部门本来要收300元管理费,他通过熟人减到200元。后来还给县农机管理站交了15元“农业机械化服务费”,20元的“违章记分卡”费,115元的行驶证、驾驶证年检费。另外,县农机监理站还让他交了两个人的保险费400元。目前,农机监理、运管、工商三家都上路盘查,让人不胜其烦。
记者途经渭南其它县区时,听到的反映大同小异。总之,就像记者在前面报道中所总结的那样,渭南地区农用三轮车收费存在以下几个问题:一是同样类型的三轮车,在有关费用的收取标准上各县(市、区)都不一样;二是名目繁多;三是对不属于征收范围内的三轮车也同样收费;四是相关部门职责不明确,有越权征收,越权上路查车等行为发生。
农用三轮车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不可或缺的好帮手。近年来,为了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,国家几部委曾联合发文,规范农用三轮车的收费,除了养路费等规费外,其它大部分费用都不应征收,但违规收费在一些地方却禁而不止。就拿养路费来说,省上规定每辆车每月交30元,一次交清年度的可减免60元,就这一项在一些县区都很难落实。记者调查了解到,农用三轮车乱收费不仅在渭南地区存在,在省内其它地区也普遍存在。为此,农民朋友们强烈呼吁,是否也应给农用三轮车出台“交费明白卡”,让他们能持“卡”上岗,“交明白费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