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随着水稻人工插秧成本明显增加,吉林市水稻主产区农民开始选择机械插秧。目前全市已有插秧机409台,但由于育出的秧苗不符合机械要求,致使三分之一的插秧机或是效率不高,或是闲置不用,影响了农民购买水稻插秧机的积极性,延缓了全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进程。目前制约水稻机械插秧发展的不是资金,也不是插秧机质量,而是育秧。
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发展工厂化育秧,这是趋势和方向。但在工厂化育秧没有发展之前,解决这一问题的另一途径就是开展培训,争取使更多的农民掌握水稻盘育苗机插技术。这就需调动两个方面的力量,一是农业技术部门的人员,要利用冬春季节,深入那些想买水稻插秧机的村屯向农民详细讲解水稻盘育苗的技术。二是农机技术部门的人员,除帮助农民调试插秧机外,也要学习掌握水稻盘育苗机插技术。目前,全市开展工厂化育秧的地方还不多,农业技术部门培训也没有向这方面转移,农机技术部门的大多数人员不掌握这一技术,致使培训工作跟不上,是影响我市水稻插秧机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。